|
其实唱得还挺好听的,尽管都不是大热型单曲。 |
|
悲智雙運,甚至有幾處把我逗笑了。約書亞·奧本海默依然是我最愛重的青壯年電影人。慶幸沒有被為數不少的惡評勸退。(週五晚at Emeryville AMC) |
|
本来以为这是个末日电影。结果他们一直在唱歌 一直在唱 唱 唱
然后我跳着看完了 我真是庸俗呀 |
|
基本上就是六十年前帕索里尼《定理》的反演,一个陌生人闯入了资产阶级家庭而引发了某种后果。不同的是,帕索里尼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解体的必然性,而奥本海默试图从“拯救”资产阶级家庭入手:父亲沉迷于权力的荣誉种,母亲则困在艺术品的静态世界中;而陌生女人让父亲重新发现遇见妻子时冒汗的手心,让母亲重新想起温暖的感觉——总而言之,在一个冷漠的末日里重拾起曾经的身体记忆。冷暖色光源和服饰的变化在新年狂欢段落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使用。但很快导演进入了另一个论证过程,即拯救终归是徒劳的,不可交流性和孤独最终会掌控一切。但这一论证是不可收尾的:我们最多能获得什么?资本家父亲为他公司对第三世界的所作所为忏悔?还是母亲后悔于抛弃家人?无法收尾,导演也不知所措,自杀/时间的跳跃结束一切,留下粗暴的结论:资本主义同化一切。 |
|
不如任何一个《辐射》避难所故事,末日的设定和歌舞的载体居然能拍的如此朴实无华,甚至在人物身上都基本看不到抽象的纬度,再一次证明奥本海默本质上只是个有想法没能力的导演罢了。 |
|
我实在喜欢这种有点冗长但是审美很好的电影,喜欢穿插在整部电影里的脆弱感,和冷漠的态度。这场TIFF观众的提问也很棒,提到了服装的选择,提到作为音乐剧但是没有选择对口型。可能是期待值不高吧,特别满足。 |
|
The film is as self-indulgent as the characters, which makes me annoyed af; for that I give it 4 stars |
|
#CurzonSoho #LFF 长评-上层阶级逃离愧疚。伦敦电影节第七场,没想到是一部纯讽刺的高概念歌舞片,整体是表达了上层阶级如何被塑造并且逃离愧疚的,如何抛开自己内心的愧疚感觉是对“他人即地狱”的解构,结尾的讽刺力度还是挺强的。视觉上,大量的冷色调呈现的质感是非常压抑的,镜头上也一样,大量的仰拍。运动长镜头还是非常多的,而且呈现出的效果非常好,冷暖色调的变化展现了那虚假的温暖。镜子的使用蛮多的,最喜欢的那场肯定是母亲教育儿媳妇笑那部分,另一场就是母亲与父亲的对峙,那可能也是最接近找回本心的部分了,那里的镜子使用也是很惊艳。听觉上整体的质感还是蛮不错,不咋喜欢母亲的唱,感觉假声有些难受,感觉有几幕的歌曲跟《爱乐之城》的曲有重叠,母亲爵士那里可能是最喜欢的部分,只有部分后配的音有些怪。 |
|
既然影片开头就出现了“The End”的字幕卡,那么正确的做法就应该是离开影院。从来没想到居然有人能把一部歌舞片拍得如此无聊至极、让人如坐针毡 |
|
在优渥的地下堡垒里苟活,这样一眼可以看到头的结局,如此活着真的会快乐么?这种场景居然还做成了歌舞片,这个尝试倒是很大胆的 |
|
TIFF2024. 实在是太喜欢连夜来打分。非常四两拨千斤的结局,如导演所说的,像装饰了满屋的假画一般,a beautiful, seductive, lie。负罪感在每一个人身上如影随形。最可怕的是一切戏剧张力都很完美地被导演平衡在了一个一触即发却并不破碎的边缘,凝视着这看似幸福的一家人,会暮地恍惚,如同照镜子,无法抑制地扪心自问一些过去的时刻。 |
|
看到豆瓣上一水的差评也是挺有趣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各位大神是电影节期间看这个片子。如果是这个原因我可以理解,毕竟劳累不堪的电影节看这么多文艺片,再看这个话唠片,懂得自然懂。但是!我真的觉得没那么糟,好得Tilda Swinton镇场,关键女神还唱歌了。 |
|
在BFI London film festival看的 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没有任何字幕 我竟然能听懂90% 甚至能听清歌词😯今天摄影师还到现场来唠嗑了 非常惊喜😯整部电影的灯光 置景 美术 服装造型 反正整个画面没话说 音乐方面感觉没有太出彩的旋律 两个半小时似乎是有点长了 它本身的体量其实没有那么大 会间歇性的有一些戳人的小点 但对剧本还是没那么喜欢 感觉从故事梗概来看 它本身可以更精彩 |
|
TIFF2024。末日电影,和我所有的歌舞片经验都不一样。也是我的人生第一次海外电影节首映经验。导演是纪录片导演,所以镜头语言简单直接,很经典传统的表达方式。故事线很简单,缓慢,张力一直存在哪怕是亲情线推进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地下》,但更绝望. 还是喜欢演员们在情绪中的一些细节展现! |
|
啊这 约书亚·奥本海默转战剧情片 一出手就是歌舞 |
|
La tierra seca se vuelve más quemada.
El manantial se seca
hierba marchita amarilla
Las inundaciones inundarán las llanuras
Pueblos y ciudades envueltos |
|
约书亚奥本海默向剧情片的转型果然是催眠和失败的。杀戮演绎既保护了凶手也保护了自己,让他离不开舍不得甚至迷恋自己在非虚构故事里编织的幻象,以至于这次直接挪到末世城堡中。才华横溢的技术和故事能力却不妨碍生产出烂片。 |
|
@Landmark Theatres Midtown Art Cinema. 一部各方面都让人完全不关心起来的片子。《定理》的闯入者叙事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帕索里尼对资产阶级的锋利,而不是像本片一样自我疗愈。 |
|
大银幕。离一部严肃电影要多远有多远,倒是向一个毫无精神高度的家庭肥皂剧无限靠近。约书亚奥本海默完全不懂歌舞类型,所以对梦想作为其歌舞的源动力和体认现实的必要严酷性等方面无所建树。但愿你们看过此片后会原谅菲利普斯的《小丑2》吧。好消息是在《1917》《女气》《野兽》等作品之后乔治麦凯持续地发光发热。#LFF |
|
又臭又长 |
|
只有最初的类型概念挺好,执行起来最后只落得个无比拖沓语焉不详的四不像 |
|
每次听导演讲完都想把评分上浮一颗星这个行为不好啊啊啊。这个是标准形式大于内容了吧特别架空毫无解释,不过这也很musical…… |
|
在末日至暗时刻,本是座孤岛的人人,被迫与别人抱紧;而吟唱,成为各种心绪最好的传递方式,也揭示着所谓“正常”之下所有的不正常。活跃在至少两年各路媒体年度前瞻的片子,从导演如此跳跃的尝试,很是个性的卡司,再到音乐剧的设定都拉满了期待值。只可惜点开后,更像感觉进入某种无意义的循环与各种情感的叠加之中。唱段比想象中自然,但如此的片长和苍白的讲述都让它不再有趣,而更像一次自顾自的说话。 |
|
我就是来看看荞麦的,wow,他还唱歌了! |
|
AMC,在脑子里狂风大作的时候走进这场电影,完全听不进去。全封闭室内景,美术装饰感很强,每一帧做个色谱都好美,感觉set design和costume很多学习的地方,层次感强又和谐。演员的表演太疏离了,不懂,煞有介事是一种风格,但这部味同嚼蜡没有趣味。 |
|
老实说,战时躲进地穴保命结果几十年过去发现外面天翻地覆的故事很有戏剧性,到目前为止就没一个拍好的。这电影就是披着实验皮的情景剧,只有蒂尔达演技依旧吊打同事。 |
|
#TIFF2024#在想象的末日中建立一个白人资本家的haven,培养一个对苦难与歧视充耳不闻的脆弱白男,在微妙的严肃与痛苦的滑稽中演出“La La Land”。然而本片基本毫无编舞可言,旋律也不如后者好听,Tilda Swinton没有musical talent却成为冗长电影中的唯一寄托。最可惜的是Moses Ingram,最有水准的演出但被White boredom浪费。 |
|
3/10 老调重弹,揉杂一切元素却没有任何能够执行的能力,沦落为拖沓抽象的集合体。 |
|
@ MOMI preview
有想法的故事但影片很难看,这样的片子是怎么整出来的?而且还贼长,歌唱更是毫无意义。边上的老哥:嗯!哼?啊嗯~全程,只能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倒是很巧妙地应和了剧本里的讽刺性。 |
|
【LFF24】🇬🇧线下观影。 |
|
漂亮 但是在干什么? |
|
又臭又长,还是歌舞片啊啊啊,蒂尔达你为啥要演这玩意•̩̩̩̩ᯅ•̩̩̩ |
|
。史。如坐针毡,开头十分钟我就已经预料到完蛋了。 |
|
为啥会是音乐片?? |
|
有趣也有现实呼应的末日地堡喜剧,父母辈是为发财搞出生态危机的富人,反思了一下约等于没有,新姑娘快速融入资本主义大家庭,居然回归到家庭和睦传宗接代 |
|
美国导演除了口号式love each other啥也想不出来了,全电影属于没有Tilda立刻flop到十八线的程度。以及tilda唱得挺好的,下次别唱了。 |
|
浅白无趣的末日寓言小品,约书亚奥本海默又一次印证了某一特型电影变道商业片的必败规律,拖拖沓沓两个小时只看到叙事的低效和想象力的不合时宜,倒是斯文顿姐姐等一众演员又唱又跳玩的挺开心 |
|
#tiff24 精致又无聊,根本不知道导演到底想干嘛,感觉就把每个人的黑暗面故事挖掘一遍就完了……但摄像和美术确实棒 |
|
真是如坐针毡…所以Tilda人在多伦多也不出席首映是有原因的? |
|
就一群莫名其妙的人聊着引起不了我一个观众兴趣的话,可能都室内关久了吧。还有职业演员非职业歌手,唱的有够难听的…… |
|
#72圣赛主竞赛 |
|
+ |
|
虽然故事的质量平平,但导演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也拥有对时代的敏感嗅觉;歌舞内容虽然突兀却意外地上头,演员也贡献了带着信念感的沉浸式表演。三星半。 |
|
好像看了一半 有intruder之后就不记得了 |
|
Ciff,音乐感觉不咋地,剧情太拖沓漫长了 |
|
奥本海默你还是回去拍纪录片吧。 |
|
导演要不考虑去拍lalaland这类电影呢,我就没见过这么多人中途离场 |
|
总的来说,两星半吧,斯文顿大大作品再加半星。 名导师约书亚•奥本海默的《末日》拿末日为主题,搞了一个音乐片。。还是一言不合就唱的风格,幸好不是动不动就跳舞的。主演阵容众星云集:但是只是然鹅,斯文顿大大(加半星!)将母亲演绎为艺术痴狂与脆弱交织灵体,肢体仪态、眼神流转皆为情感潮汐涨落。。。。只是唱的不错,下次不唱也罢。 :_(。剩下的明显唱功更胜一筹(这绝不是拉踩!)。还有一点,本片仅是商业片而已,别拿艺术片那一套来班评价。 |
|
放完电影导演joshua和每一个等他的人细细聊,还最后问每个人的名字,他老公在旁边温柔的等待,也没有助理来假装催车来了该走了,我是队伍最后一个,突然对所有技术的问题索然无味,只问他,拍完你找到closure了吗?然后我开始哭,他给我讲特朗普上台那天他和老公去京都一个寺庙的故事,最后给了我一个拥抱🫂
去看吧 |
|
挺好看的,剧情蛮有意思的,偶然发现的一部电影,可以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