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纪录片

    • 当前第 1 页,共 0 个影片
    • 筛选
    • 豆瓣 5.0 正片
      2020
      纪录片
      美国/英国

      警匪故事

       
    • 豆瓣 7.1 IMDB 6.7 正片
      Kingdom of the Blue Whale
      2009
      纪录片
      美国

      蓝鲸王国

      Kingdom of the Blue Whal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比较一般,比BBC差的好远,说是蓝鲸王国但主要视角是人,有点扯
      • 根本就不是蓝鲸王国!大多都是在海面上拍的人如何寻找鲸鱼的产仔地,那叫[寻找危难中的蓝鲸]不行吗?
      • 图像太次了,都在水上,只看到鳍。蓝鲸居然会在自己种群变稀少时和别的种类的鲸鱼生出混血宝宝?!太NB 了!!!
      • 蓝鲸的存在真的很奇妙,真心希望这一种群不要灭亡😞
      • 粗糙了些
      • 以前肯定看过的…… 可爱的大怪物!2o16.4.3于田村山南路
      • 标记
      • 传统的纪录片,可以一看。
      • 鲨鲨还没有蓝鲸的一个鱼鳍长!这次科学家要做两件事,1、采DNA用芯片GPRS标记;2、揭秘蓝鲸是如何生孩子的。哎,我以为他们游着游着就生出来了,但是并没有一开始追踪的怀孕母鲸死掉了。所以到底是怎么生出来的?生产对地球上任何一个物种来说都是“出生入死”啊。不行了啊,cue到日本的镜头都是血糊淋啦的,得分多次才能看完。
      • 噱头很足 但是多事海面上人类关于寻找蓝鲸的活动 而关于蓝鲸本身的知识并没有多少。
      • When ever they lived with us, we can say taming them is just a question of time left.
      • 我爱蓝鲸 希望蓝鲸被保护好
      • 不太好,跟踪了很长时间,其实什么也没了解。
      • 普通纪录片
      • 咦,国语配音是赵又廷?明天再看一遍=_=
      • 不算蓝鲸的介绍,而更像是对现在正在研究、保护蓝鲸的人的课题介绍,实质性的发现很少,不过蓝鲸竟然和长须鲸没有物种隔离这一点还挺叫人吃惊的
      •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靠吃磷虾与小螃蟹存活,天体运行规律与玻尔模型相似。宏观微观之间的微妙联系总是震撼到我。
      •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scientists, and lacks engaging material about the subject itself.
      • 只看到一群忙绿的科学家。。
      • 看过留爪
    • 豆瓣 5.0 正片
      2024
      纪录片
      美国

      安东尼·麦凯的鲨滩

       
    • 第08集
      2022
      纪录片
      美国

      纽约凶杀案

       
    • 豆瓣 8.0 第04集
      2022
      纪录片
      澳大利亚

      召集狗

       
    • 豆瓣 5.0 正片
      2024
      纪录片
      美国

      操纵

       
    • 第02集
      2025
      纪录片
      英国

      召集狗 第三季

       
    • 豆瓣 6.3 第1集
      2025
      纪录片
      美国

      好莱坞恶魔

       
    • IMDB 6.9 HD
      Bigflo & Oli: Hip Hop Frenzy
      2020
      纪录片
      法国

      Bigflo & Oli:嘻哈狂潮

      Bigflo & Oli: Hip Hop Frenz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标记
      • 不错。
      • 看完更喜欢Oli因为他的房间真整洁hhhhh
      • 6.8
      • 从纪录片的角度去看拍的属实太一般了,但是他们的歌确实太好了,我觉得我是中国第一批老粉了从16年到现在支持!!
    • 豆瓣 7.5 正片
      2020
      纪录片
      美国

      山上的火

       
    • IMDB 7.2
      Carville: Winning Is Everything
      2024
      纪录片
      美国

      卡维尔:胜利就是一切,笨蛋!

      Carville: Winning Is Everything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他参加完海军陆战队,用国家补助读了本科和法学博士,但做律师并不开心,38岁开始投身政治,42岁才帮人赢了第一场选举。我反正是没想到他和老婆分属不同阵营。他最经典的"It's the economy, stupid."实在是看透了愚蠢的美帝选民。已经80岁还比川普大两岁的他,号召我们不能放弃,要继续对川普反对反对反反对!2026国会中期选举再见!
      • AMERICAN POLITICAL STRATEGIST AND COMMENTATOR
    • IMDB 7.8
      Michael Sheen’s Secret Million Pound Giveaway
      2025
      纪录片
      英国

      麦克·辛的百万英镑秘密捐赠

      Michael Sheen’s Secret Million Pound Giveawa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An angel
      • 时间很短,44分钟,还可以吧
      • 麦克·辛一直是塔尔伯特港的人民艺术家。
      • Thank you for being part of this journey.
      • 我从观众的角度觉得麦克·辛非常有魅力,没想到他人还怪好嘞。以为会看到侠盗罗兵汉,实际上看的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没有用大篇幅讲如何用十万英镑消掉一百万的债务(所以原理我还是没太明白),而是聚焦于整个金融系统的不合理,并以此为契机希望推动建立公平的信贷体系。片子看着太有肯·洛奇风味了,好希望看麦克辛演肯洛奇电影(然后拿个奥斯卡啊
      • 辛老师真的是大大大好人
      • 活在现在这个世界,仅仅是能不断开口讲出“相信世界会改变”就已经足够鼓舞人心了。
      • 不是所有拥有百万英镑的人都愿意去做这件事
    • 正片
      2021
      纪录片
      英国

      马特·卢卡斯

       
    • IMDB 6.3 正片
      I rollerna tre
      1996
      纪录片
      瑞典

      真心言语

      I rollerna tre
    • IMDB 7.9 正片
      Gambit
      2005
      纪录片
      德国/瑞士

      策略

      Gambit
    • 抢先版
      您的声音
      2025
      纪录片
      中国大陆

      您的声音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倾听人民声音解决人民问题,可基层工作人员也是人民啊。最后那个无理老奶包饺子大美满剧情简直意味不明,纵容无理诉求也是热线初心吗?
      • 政治任务拍的电影比市场几十几百亿投资的拍得好。没有需要花大价钱请的明星,都是老百姓、基层人员。拍得真实、有起伏、有人性。大数据是数字,组成数据的是一个一个细小的点,是微如尘埃的个体和这些个体的困境。
      • 北京12345效率确实高,背后工作人员辛苦了
      • 这电影实话说只触及了12345正面向上的那部分,对最令人诟病的问题提的很少。维权不是滥权,为民服务不是任民撒野。如何减少恶意投诉,这是12345将来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 真实性不错 有两个不舒服的点 一个是关于老外 12345有对外服务很好 如果里边有涉外游客或者常住居民的案例更好 但是只说了有这个对外服务 后边就是跟着老外对这个事的看法 后边探究接诉即办数据应用跟老外也没很大关系 不太自信 又开始外国人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二是关于不合理诉求,是有批评建议权 但这个权利不应该是无限制的 像那个李老太一天打3个电话耗费的是其他正常诉求的资源 最后吃饭、晚会的画面让人觉得社区为了不让她炸开始求着她了 按闹分配不可取
      • 这纪录片看完之后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没有抑郁都是超人了”。希望制定考核规则的这些人关注一下接诉即办基层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样都是人民,在为其他人民解决诉求的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负面情绪需要通过何种方式去化解,我希望这些工作人员能被“看见”,他们的声音能被听见。
      • 开头镜头晃得人都要晕车了,这拍摄手法确实无法恭维。故事情节很敷衍,没体现出接诉即办也没体现出基层真实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就那个“修香椿树的老太太和要测人体电流的老太太还有排名次”很真实,有点接地气儿,然后立法那段完美展现了立法者那不脚踏实地的官僚姿态。至于为啥去看?组织要求必须观看,钱都政府出,去看的人都是去完成任务的。想想都可笑,大家出了影院也是骂声一片,这部电影完美的展现了“12345”存在的所有不堪和不合理。
      • 只能打一半的分。时好时坏,接线员和社工的困境是真实的,但叙事不知不觉把市民变成了坏人,而外国人篇章的引入简直做作。最后强行和解,我代入的是年轻人,所以格外憋屈。
      • 话务员和基层社工是最难的,值班长刘缓和龙泽的书记内心真强大 不喜欢老外那段
      • 讲政治出发点不错,但着眼点仍旧是以个案论及普遍,采取措施大多不可复制,可参考意义并不大。
      • 纪录片拍的还行,但看完只有一个感觉,就是----鼓励北京人民打12345,有事没事就诉说心中的苦闷困扰。身为医务工作者,只希望对投诉进行筛选,这需要相关专业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要求投诉者满意为止,一味地胡搅蛮缠不应纳入接诉即办的名单,这种模式化的流程过于死板。
      • 没有假大空,很真实,和人打交道是最难的工作,道阻且长,真难。
      • 片子不错,干事的人都不容易,决策者基层一线各有各的不容易。排名也挺难评,十一和十的区别,成了大山。有些东西能量化,有些怎么量化呢。
      • 太好了,看哭了,带好纸巾
      • 单位包场看的,本来想去睡觉的,结果被普通人的故事吸引了,一直认真看完。
      • 接线员也是人民。。。
      • 谁说我们拍不出好的科幻片!
      •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35岁上岸后的女研究生, 被老太太刁难的不成样子, 还要笑脸相应
      • 命题作文之下尽力了,但是最后两个part看得我是真的想哭,为什么姐姐你还能乐出来啊
      • 值班班长简直是女版肖央。道理我都懂,先把我们小区油车占充电车位的问题解决了再说。
    • 正片
      Log in Belgium
      2021
      纪录片
      韩国

      被困比利时

      Log in Belgium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竟然有1/2以上是英语电影hhhhh 对我太友好了 我爱刘台午 实验性和影像意识这么强 又如此真诚地展示着自己的内心 这样的顶级帅哥 谁能不爱? //2023.7重看 依旧是生肉 帅哥开头引用了蔡明亮啊 孤独的人更加接近真实的自己 从self-tape激发的灵感 DID是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
      • Log In Belgium
      • Teo Yoo散文式电影。用了很多实验手法,现实和想象交接的生活记录法。是这个人有气质有品位有才华有气质才让人想看。前半段相对比较有意思。
      • 都是被隔离,你咋就当时打了一个月电动呢???????
      • 像纪录片又像家庭录影带,蛮有趣的,同样是三月末开始被关,你的生活怎么这么有趣哇!受到了启发,应该日常多拍点东西。haribo开演唱会真的会玩哈哈哈。能感觉到是脑回路很发散,很有生活乐趣、很会自己玩的人类
      • 隔离期间的思考更深更自我。
      • 前半段挺有意思的
      • 我们漂亮宝贝真有才👍🏻还是用德语讲话最舒服
      • 很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是可以做到很多事情的。
      • 很有意思,一个“新人类”
      • 刘台午让人惊喜的地方在于,当很多人在封闭期间摆烂躺平的时候,他始终保持着对于acting的热爱,在镜头面前真诚地剖析自己。他会思考真实的自我,会在无人的比利时大街上舞蹈,会把小熊软糖摆满整个地板暗示自己的孤独,会用混合着自己一滴血的肥皂水吹泡泡,因为泡泡会在阳光下自由的舞蹈,就像他也短暂地自由了一样。
      • 他是得有多无聊摆了一屋子小熊软糖啊哈哈哈哈,但感觉要我自己在酒店两个星期啥也不干我会很享受
      • 漫游在异乡建筑中寻找自我,在完全隔离的状态之中找到自洽。很会展现自己魅力和表达情绪的演员,似是而非的剧本和类vlog 的拍摄让现实和他内心世界的边界变得模糊,看完会爱上刘台午。
      • 真特么有思想 真特么的帅气这小伙子
      • 蛮可爱的,像是很长的vlog。还可以看帅哥洗澡哦🛁
      • 这大叔有点魅力在的
      • 很奇妙的长篇vlog纪录片
      • 更像加长VLOG,喜欢刘台午的可看。
      • 以为会挖得更深更深…真实的有思考的伪纪录片
      • 敏感、脆弱、怀疑、坚韧、孤独、单纯、有爱 ,一些男人美好的品质。
    • 第5集
      PorschArm The Wedding
      2025
      纪录片
      泰国

      汤百通与昂姆的婚礼

      PorschArm The Wedding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纪录片,一对新人婚礼的纪录片
    • IMDB 6.3 正片
      El sopar
      1974
      纪录片
      西班牙

      晚餐

      El sopa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La filmo a casa” by Filmoteca de Catalunya
      • too political for me... 6.3分★★★ (新版有两段后来新加的内容
    • 豆瓣 6.4 正片
      打烊時刻
      2018
      纪录片
      德国/瑞士

      打烊时刻

      打烊時刻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Locarno71 素材的处理过于简单,抓娃娃和夜宵店或许是最容易辨识的spectacle。最后与男人一起完成了一段神话式的山间之旅,此时摄影机/导演作为一种迫力现形,也够成了与人物间的紧张关系。但可惜出现太晚了。
      • 路边KTV和老年人晨练可能已经代替大熊猫成了大中华区在国际上新的标志性符号。 导演拍了个“你见过凌晨X点的台北么?”然而这“冥想式的影像”实在是无聊到人快睡着。试图捕捉台北深夜的城市状态和“虚无”本身,但是“虚无”≠“无聊”哇。素材组接相当随意,不过偶尔有几个镜头竟然拍出了梦境般的超现实感,是因为导演拍这片必须得一直熬夜所以经常半梦半醒么…… 看完脑中只剩下声音两人讨论狗寻主,画面上却是台湾行政图的镜头,和那句“让刘嬷嬷她老人家先给小主您讲讲规矩”了。
      • 拍摄一个关门时段城市样子的想法真是好。导演抓住拍摄的地点和人物都很有生命力,影片的前半部分也几乎让人真的沉入了那些让人沉醉的生活细节。但导演自己似乎也顶不住那些世俗的想在一部影片里看到故事的冲动,有意无意地开始虚构,于是后半段立刻陷入了一个局外人对于陌生环境的最肤浅想象中,只能在空洞的景色中无疾而终。可惜了这么诗意现实的一个片名:《打烊时刻》。
      • 不说话挺好的
      • 夜间小店是一座城市温度的见证人和亲历者
      • 某种程度上来看是令人舒服的“素材堆砌片”,结尾其实不这么执念于叙事就好了,可以一散到底的。试想大银幕观看此片,定会很容易睡着,而当观众们任何一个时间睡去或醒来,刚好可以和片名形成某种行为上的呼应,所谓打烊后便要休息,醒来后仍在继续,或许可以说这是一部需要导演和观众共同完成才能实现概念的作品。#硬盘清理计划#
      • 差点忘了标记,气氛很恐怖
      • 相当无聊的一部散文电影,前面本来感觉还不错的,但后面越看越不耐烦。去吃夜宵~
      • 我还挺喜欢这样的氛围,看着好舒服
      • 部分段落拍的极其好,虽然这部是海外导演拍的,但华语的环境下的确需要更多这种冥想式实验纪录片 7.5分★★★☆
      • 一大早饿着肚子看电影,我哭了,我也想吃凌晨的清粥小菜啊。拍片的瑞士青年导演和小店的中年夫妇语言不通,被纪录对象从始至终也不明白剧组在搞什么,对于他们来说唯一重要的事只有在凌晨喂饱这群奇怪的西方年轻人。热带都市里的夜复一夜,有的段落特别好,特别有热带梦境感,有的时候又让人觉得这只是一场空镜的散漫堆积,观察浮于表面,终还是异乡人的眼光。我本以为天亮会是结束,导演想的却是休憩,是打破常规、离开城市,是到风里雨里别人的店里去,算是一点惊喜。
      • 清粥小菜侯孝贤
      • 更接近于寻找符合自己主题的解释画面//琐碎的平凡的时刻在现在这个时候看来都有些怀念//素材的组接真是好难 逻辑线索最难找//言语不通反而更好
      • City meditation.
      • #locarno71 毫不节制的空镜头,演到一半走了2/3的人吧
      • 很喜歡膠卷質感,台北的晚上真的這麼real
      • #sheffdocfest 三星半。确实是很多相似背景的中国居民生活的真实图景,开夜宵店“清粥小菜”的夫妇,开夹娃娃机店的年轻夫妻,纹身店老板,装配机械的店主晨练的大爷大妈等等,以旁观者视角看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对话,很平实很纯粹,这是真正的中国市井生活,外国人看一看不知他们感想如何。前半段生活记录节奏很好,有一处风扇视角的的机位很有趣。看着看着发现是胶片拍摄的?厉害了。配乐有那么点阴郁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后半段有点飘和不明所以了,突然很多店主在路上停下看风景的片段,不知道此时导演是想表述什么,也不知道大叔静静看风景时都想了些什么。一些留白感觉有点过多,时长可以再压缩一下。
      • 16mm的台北夜景非常迷人,尤其發現那延平北路的一角常經過就更魔幻。後段結合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演出,在台灣紀錄片來說也算少見吧。
      • 想在这样的夜走在台北街头吃一碗清粥小菜
      • 我是个实事求是的人,难看就是难看。
    • IMDB 8.1 第07集
      The Americas
      2025
      纪录片
      美国

      美洲大陆 第一季

      The America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很精彩,tom hanks的配音很性感
      • 还可以,汤姆汉克斯配音加很多新动物。
      • 解锁新物种棕鸺鹠、皇狨猴,此前在其他纪录片里从没见过,绝美镜头+汤姆•汉克斯趣味解说真的无敌了
      • 非常好看,汉克斯的配音可以与大卫老爷子媲美了
    • Con Mum
      2025
      纪录片
      英国

      我被妈妈诈骗了

      Con Mum
    • IMDB 6.4 第08集
      ARA San Juan: The Submarine that Disappeared
      2024
      纪录片
      阿根廷

      圣胡安号 消失的潜艇

      ARA San Juan: The Submarine that Disappeare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剧情太水了,为了拉长剧集而已;第二集19分钟,弃剧。
      • 想看
      • 报看
      • 官僚主义,政府危机公关失策,以及低估普通民众的为寻求真相而形成的团结,可以说是让阿根廷政府颜面扫地。
      • 黑幕和谎言
      • 到第二集就基本讲清楚了来龙去脉,但是拍了八集…
      • 又一悲剧实例,然而多种猜想与调查终究没有获得真相,只有逝去的生命戛然而止在那个时刻。看完后满是悲从中来,全因明白事件结果最终只会不了了之。
      • 这么离谱的潜艇沉没事件,放在阿根廷就显得挺正常了。
      • 和mh370一样,随着时间慢慢淡忘,只有亲身经历者的家属会记得
      • 真相在哪里
      • 没必要做这么长… 两集各1小时的上下部结构应该更好
    • 07
      味起台州 Season 1
      2025
      纪录片
      中国大陆

      味起台州

      味起台州 Season 1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第一次去台州就觉得好舒服,还得再去好好品味一次山海美食
      • 时长太短了,解说词也寡然无味,配不上台州的景致。
      • 还行
      • 一般。感觉美食纪录片有点火之后很多这样的拍法,选一个地方当整季主题,里面就是一种食物算一集中心,随一点人文自然画面,加一点当地经济发展,就包好了。
      • 还行~
      • 单集时长有点太短 戛然而止 不过看到有关于家乡美食的纪录片还是很高兴
      • 草草讲了很多菜 但是就前两集深入讲了姜和蟹 剩下的佳肴都是一笔带过
      • 垃圾!台词乱写,驴头不对马嘴。而且画面乱剪。每一集很短,屁都没讲出来。
      • 又乱又急,没一个讲明白的。本来怀着多大的期待来看台州美食。
      • 时长太短,浅尝即止,画面都不错
      • 不错,陈晓卿监制
      • 新荣记的确不能代表全部台州菜,期待去当地走街串巷
      • 和风味人间一个监制人,叙事风格还是蛮像的。就是台词有点尬。但我是来看美食的,8分钟一集根本不够看,有的镜头给的太少了比如那个鱼面,好歹把面切好煮出来端给观众吃一下嘛。
      • 没有第七集满分
      • 地方是个好地方,食材也都很新鲜,可惜,镜头语言配不上味道,剪辑有待提升,好些镜头简直不知道拍什么,重点没抓住,向黑哥多学学,先要好好纪录再锦上添花吧。
      • 6/10。第七集呢?
      • 还得再去一次台州
      • 怎么纪录片也快餐化了啊,太短啦。去年差点成行,但遇上了台风,下次一定!
      • 越发精简 台词镜头的精心却没做到应有的精炼度
      • 了解下邻居市
    • IMDB 6.5 正片
      I Got A Monster
      2023
      纪录片
      美国

      我有一个怪物

      I Got A Monster
    • 豆瓣 7.7 IMDB 7.5 正片
      Fly
      2024
      纪录片
      美国

      Fl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能来到世上本已是多么幸运的事,我们都应且正在用力地活着,只是有些人用力更猛。P.S.:中文片名就不能换个别的字?
      • 翼装飞行
      • 很棒的大荧幕观影体验,代入感超强,跳下去的那一刻仿佛置身伞中,看到了天门山的镜头,代入感更强,电影院还来了翼装飞行爱好者穿着全套装备来观影,代入感彻底拉满!Life is precious we all know that, but we use it and not put it on the shelves to cherish it.
      • IMAX上看的,很难想象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以极限运动为生,live a life。上个月在瑞士时候应该试试滑翔伞的,有点后悔…
      • 我们需要不断体验濒死来提醒我们要珍爱生命吗?这会不会也是另一种以生命为赌注的赌博呢?
      • 终于看到了现实中认识的那帮翼装飞行者背后的故事
      • 6.2 极限运动看多了,再加上最近在户外装备投资,这部纪录片给我的感觉是“你们好有钱啊”
      • 嗯,掉地上就是一堆翔
      • 有人生来就是鸟命。
      • 找到一件热爱甚至痴迷并愿意一直努力做下去的事情,是多么地幸运,好过痛苦地当牛马
      • 如果能挨过前面一个小时多一点的平淡,最后半个小时还是很好看的。翼装飞过成都与在风筒中康复训练的交叉剪辑;大着肚子都坚持要从悬崖上的纵身一跃;以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飞行。
      • how u make ur decisions in every moment of ur life
      • 看过~
      • THIS IS MADE FOR MEEEE
      • 向往
      • You got use the thing that you cherish
      • 刺激性飞行画面不够多,更多的是悲情性死亡和风险教育。 其实,有的人生来就是鸟命,该飞就飞吧!等老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 AMC IMAX版。3.5。极限运动纪录片范式一般的拍法(贬义),但翼装飞行和低空跳伞还是太小众了,新鲜感非常强烈,每一跳在巨大的银幕上都能看出一阵冷汗,加上很多刻意的跳剪都让人有命悬一线的感觉。但不知是否因为素材太多到最后反而有些太拖沓了,对主题也挖得浅尝辄止(自私的快乐和予人的承诺)。包子看完出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玩极限运动的男人都是渣男。我深以为然,毕竟电影里的女性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包容比男性强大太多了。
      • 看完《FIY》,感觉FIY充满了勇气与无反顾,打分的时候看见了中译名,泄气与真瘫软。
      • 人生各不同,有的爱冒险
    • 豆瓣 8.5 IMDB 8.0 第08集
      Real Detective Season 2
      2017
      纪录片
      美国

      真正的侦探 第二季

      Real Detective Season 2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竟然发现mia也在
      • 这季有些案件颇为故弄玄虚恐有灌水嫌疑()但是从第四集的性转97‘ Bonnie & Clyde开始后面愈发扣人心弦。这季更多讲的是案件给侦探们本人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那对好搭档——“如果我那天没请假和他一起死了也不错”“我很愧疚我是那个看着他孙辈出生、陪她女儿跳婚礼上第一支舞的人”(;´༎ຶД༎ຶ`) 最后一集本以为锅是《旧约》的,看完就:啊人类好烂别瞎找借口啦……
      • 儿童杀手那个虽然现在看疑点很多。但是警官没有表现出来很cold啊。
      • 哎。。。
      • 警探真的是很不容易,内心的挣扎和情感的波折,即便退休了也很难洗去。
      • 205满分,给我哭昏了
      • 同上季。
      • 這麼高水準的製作為什麼沒有trending
      • 算半纪录片吧。看完两季感触最深的是办案警察的积极性真的很关键,对比<unsolved mysteries>更明显,后者好多警察感觉都是不作为。 致敬那些有正义感和敬业的警察。
      • What is real detective like?他们会有挣扎,有愧疚,有愤怒,有执着,有一往无前,有心满意足,有无能为力,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有私情,有欲望,有我们所设想到或没想到的一切。第一季看案件更多,第二季看人更多。看了之后还是挺有感触的。搭档那一集给我虐惨了,虽然看开头就觉得可能是这种走向吧看到最后太难过了QAQ
      • 第一集比较boring
      • 好看惨了!两天刷完第二季的八个案件。不是那种只关注于案件本身,或是故意制造出“反转”“猎奇”的伪纪录片。可以看到现实中的案件或许真的就是因为一些极其可笑极其荒谬极其简单的原因而犯案。也可以看到现实中的侦探或许往往没有那些“突然而来的灵感”,而是凭借耐心和毅力最终侦破了案子。
      • 太酷了……
      • 案情不复杂,人性让人绝望也让人温暖。
      • 真实的令人恐怖
      • 猛汉(姐)落泪
      • 好看
      • 第五集实在惨了,一边看着警探叙述一边有不好的预感那种。真实可能比创作的故事更荒唐更巧合更戏剧化,也更伤人心。那个“邪教”领袖被反噬的案子也有些戏剧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有种冥冥之中报应不爽的意味啊。这季故事案件比上季多了不少戏剧性,感觉更重视重大案件对办案人员的观念和人生经历的影响了,更探讨人性。第二季水平其实也保持的不错啊,相对选取的案件更有转折性,对办案人和案件相关人的人生思考角度更多了。可惜了没有继续拍下去。
      • 补档
      • 最后一个故事简直了。。
    • 豆瓣 8.5 IMDB 8.0 第08集
      Real Detective
      2016
      纪录片
      加拿大

      真正的侦探 第一季

      Real Detectiv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节奏很快 终于不是那种拖拖拉拉的了
      • 第一二三集好看!
      • 感受最深的是美国真的是法治国家,嫌疑人的权利实实在在,很多案件没有直接证据就容易变成悬案,破案真的靠运气。比如e5巴迪女孩被刺死,嫌犯若没有把凶器留着身上,根本就不能指控。
      • 每一集都是真实案例,由当时侦破此案的警官真人叙述,演员出演还原当时场景。由于知道剧里的事都是发生过的,最后一集就极其极其disturbing ......
      • 办案警察采访+专业演员重现当年破案过程,有点法制节目的感觉。每集介绍一个案件,想了解基本信息的话足够了。从接到报案、勘察现场、寻找证据到缉拿凶手,从警长的视角解读案件侦破过程,补充了很多网上不容易搜到的细节,也让观众的代入感非常强。记录的基本都是让警长印象深刻的案子,好几位讲到一半都哭了,甚至有人患上PTSD离开岗位,尤其是最后办理恋童癖案件那位警长,非常让人难过。
      • 摄影和节奏都很棒
      • 剧情、叙事方法都不是特别吸引人的探案剧。但是还原了真实的案件侦破过程,还原了侦探,还有对受害者及家庭的纪念,令人非常动容。甚至能想起读书时慢慢积累下来的初心。来自一个放弃criminology专业的学生。
      • 真实的案件虽然不那么惊心动魄,但心碎
      • Worth checking out in the time of boredom, if you'd ignore the embarrassing time error in the very first ep. smart phone in 1998, r u kidding me? Otherwise, solid for a real-case detective show, refreshing for eyes that've been feeding on the overly dramatic almost supernatural.
      • 追捕恶魔距离地狱太近,会伤害灵魂。
      • 开头和结尾几集都很好 中间两集有点菜
      • 案件都很曲折离奇,演绎手法有失客观。
      • 只能说还好,大概明白制作中心在哪里,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同样neflix的剧,《未解之谜》很明显更大众。大家其实在意的东西很明显了。
      • netflix 很好看 为什么没有大热! 1集1个故事 曲折还都破了案 不揪心
      • 真实的生活很多时候就是,你以为警察天天对着黑暗的世界早已经习惯,但其实,和我们普通老百姓一样,也会被人性的恶而影响到自己:包括生活、性格、婚姻等。最后一集,很绝望。
      • 讲述+表演的形式,给退休侦探们布置一道“改变你人生的一案”命题作业,很悲悯,很人文关怀
      • 致敬真相挖掘者。
      • 这是我看过的纪录片作品里最接近影视剧本身的了,每集除了当事警探偶尔出现的画面和叙述以外,几乎全篇都是靠演员进行串场演绎,每集的故事放在美剧中或许并不出奇,只是一个普通的案件,但是一旦代入了当事警探,看见末尾闪现的关系人或受害人的照片又陡生一些复杂的情绪。EP2里那个警探好感性,表情比演员还让人共情。
      • 比较有代入感还不错。
      • 一般。感觉这种侦探太脆弱。要是生活在中国,早就崩溃了。
    • 豆瓣 7.1 正片
      2022
      纪录片
      英国

      纳扎宁

       
    • 正片
      Ready
      2021
      纪录片
      美国

      准备成人

      Ready
    • IMDB 8.5 HD
      Mission to the Edge of Space: The Inside Story of Red Bull Stratos
      2015
      纪录片
      奥地利

      太空边缘的使命

      Mission to the Edge of Space: The Inside Story of Red Bull Stratos
    • HD
      The Story of Little Foot
      2018
      纪录片
      南非

      小脚丫

      The Story of Little Foot
    • HD
      The Chocolate Diet: A Scientific Hoax Go Viral
      2017
      纪录片
      德国

      巧克力瘦身法:科学骗局

      The Chocolate Diet: A Scientific Hoax Go Vira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就是个商业操作,但个人也是很喜欢纯黑巧的,只是很多人根本不喜欢这种苦味。坦白说放在黑咖里口感会变很醇厚,佐餐不错,一天也到不了 40g,与减肥无关,不过也不用担心发胖。如果科学实验者失去底线,确实有可能会让结果变得假客观,然而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特的,再怎么科学验证的结论都逃不过“遵身体嘱”,不要自欺欺人便可。41:45,揭露“花 7 万美元就能买到一份有分量的科学发表联合署名,这在中国有大市场。”这一句中版没有翻,就问为什么不敢翻。
      • 哈哈哈迷信科学教的应该看看这部纪录片,不要随便听信流传的某某科学研究结论,还是相信自己身体的感觉吧。
      • 很有意思。
      • 太糟糕了,太幼稚太愚蠢了
      • 背景声音太大了 听不清人的声音 配音也没盖住原来语言的声音
      • 以伪科学的方式反科学,背景音乐很炒,编的歌挺好听。
      • 不要迷信科学。 为了捏造巧克力瘦身的说法,实验组组织了三组对照组,结束时,没有吃巧克力的两组实验者,在检验前都喝了一大杯水,从而得到巧克力瘦身的对照数据。 然后花钱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健康营养协会还为此背书,一切都是为了商业利益。
      • 吃黑巧克力减肥骗局的始末。果然管住嘴迈开腿健康作息才是唯一靠谱的途径。
    • 正片
      Icemen:200 years in Antarctica
      2020
      纪录片
      美国

      冰人:200年南极探险史

      Icemen:200 years in Antarctica
    • 豆瓣 5.0 正片
      2020
      纪录片
      美国

      仍是革命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TMDB 6.00 正片
      Endgame 2050
      2020
      纪录片
      美国

      2050生态终结

      Endgame 2050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So desperate after watching this
    • 正片
      2020
      纪录片
      美国

      当世界震动时

       
    • 正片
      Skid Row Marathon
      2017
      纪录片
      加纳/意大利/美国

      衰仔马拉松

      Skid Row Maratho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纪录片中承载的拯救和希望太多,马拉松能和Skid Row有所联系还是托有钱又具有社会责任感法官的福,这一点值得感恩,但影片完全没有提及默许LA由来已久的失业人口问题甚至只提供公益作为心灵麻醉的避风港的乌托邦假象
      • at Cinema Nova
      • 奔跑中的治愈和重生,既是一种自我救赎,也是内外连接而成的良性循环。
      • 看得我也想跑步了 能做到的就要去做吧
    • 豆瓣 8.6 IMDB 7.8 正片
      宮﨑駿と青サギと…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への道~
      2024
      纪录片
      日本

      宫崎骏与苍鹭

      宮﨑駿と青サギと…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への道~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 战友,对手,偶像,挚友 】宫崎骏爷爷和他身边逐渐消失的那个世界,穿梭于创作与现实两个世界的那个男人,Miyazaki-San;请继续追逐属于你的目标,努力活下去吧! (*^▽^*)
      • 配合这部纪录片才算真正明白了原片背后的意义:是宫崎骏写给亦敌亦友的伙伴高畑勋的情书,是在老友一个个离世的人生阶段对生存和死亡的思考,是创作者拼命打开自己的大脑努力产出,以此feel alive的孤独和壮烈,穿插宫崎骏的日常生活环境、身边的人事与电影画面,有趣又震撼。“对他而言,电影就是现实,现实就是虚构。”“我把他葬在我的分镜图中了。”镜头和剪辑都平静温柔,当中的情谊、悲伤、匠人精神,都很好地传达到了观众心里,虽然生活中再没有曾祖父那样令人醍醐灌顶和感到启发的伙伴,“少年”和“苍鹭”还是能彼此支撑同行。哪怕拥有才华、名望、奖项,依然会感受众生之苦,而触动人心的,就是那些不会因为上述因素而消失的、人类努力寻找的意义感吧。非常有必要在看完纪录片后,重刷一遍原片了。
      • 好乱。无数次在表达宫崎骏对高畑勋的爱😂
      • 比《你要活出怎样的人生》本片更加精彩!与其说是一部动画片making花絮,不如说是宫崎骏与友人一一告别的人生走马灯。希望宫老爷子健康长寿,还能一直拍下去!
      • 不是关于宫崎骏如何创作,而是关于他如何走向死亡。令人惊讶的是本片竟然试图追随着宫崎骏抛下观众的匆忙步伐,放弃了以往吉卜力纪录片重幕后故事、重创作科普与记录的服务态度。跟随了宫崎那么多年的电视纪录片导演荒川格好像第一次以纯粹的电影观众、宫崎骏观察者的身份,残忍地用关于宫崎骏的创作记录去复述一部自己眼中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是两个创作者的较量,一边是幻想世界的创作者,一边是感伤的评论者——这份冲动越过了纪录片的类型,它已经是一个评论创作了。
      • Summeriff# 抖脚,画笔,发梦,抓头,香烟,声音……真人一定要见曾舅公,返回残掠烧杀的火海。现实和创作之间的界限被吹走,穿过界限,引线向妄想世界。现实与往世来回,在心里旅行,把Pak-San埋葬在分镜图。电影是现实,现实是虚构。
      • 四月中旬在wb和某A看完网友连载翻译的这个加长版。
      • 【中字】宫崎骏与苍鹭:《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创作之路: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1UYYwETH → 昨天打算观看「大卫·爱登堡」配音纪录剧集《亚洲》前才意外得知今年3月29日标记过“想看”的纪录电影《宫崎骏与苍鹭》网上能看了,鉴于时间精力有限便改在今夜观影:1.在《吉卜力与宫崎骏的2399天》里看过宫崎骏和铃木敏夫泡澡的画面,真没想到会被选作本片第一个镜头;2.起初感觉剪辑有点跳跃,后续越来越了解其用心,好多现实与吉卜力动画呼应的设计;3.在 58:20 小朋友们给宫崎骏庆祝80岁生日与他告别后画面切换到《幽灵公主》树精们走开的场景把我逗笑了,随后看到一条弹幕「这个镜头笑死了」;4.看到末尾的段落才知道原来宫崎骏把胡子刮掉是铃木敏夫的建议呀!……附注:一个观影小仪式感→特地穿上我的「龙猫」外套/T-恤观看这部纪录片。
      • 前阵子翻到吉卜力的天才们,开头一直在讲当初铃木敏夫如何结识宫崎骏和高畑勋,三人如何做了第一部风之谷,言语间的意气风发好像这些事就发生在昨天,想必那时候铃木敏夫也没想到自己就这么给宫崎骏做了一辈子炼金术士。高畑勋到老了还要鞭挞宫崎骏说电影导演没有退休,不愧是高畑勋。荒川跟拍宫崎骏这15年,想必也是感觉到了最后的气息,这部纪录片也是马力全开了
      • 如果说《苍鹭与少年》是宫崎骏做的一场隐晦但绚烂美梦,那这部幕后纪录片《宫崎骏与苍鹭》就是帮助大家解梦。在这里可以看到宫崎骏为何食言退休而复出,可以看到《苍鹭与少年》精彩的创作幕后。而通过宫崎骏老先生口中说出的创作理由,才是本片的重中之重,一个个亦师亦友的故人的离世让他重新思考人生,《苍鹭与少年》则是他对自己人生的追溯,所有角色都有他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对照。点点回忆的回溯,结合他平生的作品剪辑在一起,现实和电影近乎模糊,甚至颠倒:于他而言,电影才是现实,现实是虚构。他似乎有一股这般不可言状的魂牵引着他思考,去创作。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叫“人生电影”,这就是他的人生电影,一句哲思道出所有人的人生思考: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SummerIFF2024 07《宮崎駿與蒼鷺》PE 20240824
      • 配合这部纪录片,会更好地理解他的电影。好可爱的老头。
      • 23年《行家本色》基础上的扩容版,所以素材有重复之处。老爷子来到风烛之年,连去午休片刻,都要念叨不知这一睡会不会再醒来,但仍要继续画下去,因为,“不是我选择了电影,是电影抓住了我,掐着脖子拎了起来。别人以为我自己想要创作才不逃走,不,我是逃不掉…我就是个被逼疯的老头。” 世上,没有比泪水更速干的东西。而《苍鹭》,某种意义上,是对作古的髙畑导演和逝去的行业伙伴的一个交待,一场祭奠,一部《告亡灵书》,是《安魂曲》,老爷子对高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单恋”,籍此而圆满。
      • 整个影片以《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上映为倒计时,记录了宫崎骏带领的吉卜力团队的创作历程,但由于老爷子年事已高,这又像是一部生命倒计时的作品,眼看着高畑勋等身边师友过世,再拼最后一部的信念支撑了宫崎骏完成了作品。当看到老爷子找不到橡皮说是勋酱拿走了,真是很好哭。
      • 恩师,挚友,助理,同事一个一个离开,这次真的是最后一部了,非常喜欢NHK这次的剪辑,把以往作品出穿插在人物对话和日常中,更能看出老爷子是活在动画和现实两个世界的人
      • 《宫崎骏与苍鹭》以细腻的镜头语言,剖开了动画大师的创作秘境与生命哲思。这部纪录片并非单纯记录《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制作过程,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宫崎骏与时间、死亡的对峙——高畑勋与保田道世的相继离世,成为他晚年创作的暗涌。片中,宫崎骏将分镜图称为“埋葬挚友的墓地”,在虚构世界中重构现实的创伤与救赎,正如他所说:“电影就是现实,现实就是虚构”。纪录片导演荒川格以近乎诗意的蒙太奇,将工作室的日常琐碎与动画的瑰丽幻境交织,揭示了创作者“用燃烧生命抵抗虚无”的本质:手绘稿上的每一笔都是对衰老的抗争,而苍鹭的嘶鸣恰似艺术家的生命呐喊。当83岁的宫崎骏仍在质问“人为何要活着”,这部纪录片已超越传记范畴,成为所有创作者面对终极命题的镜像。 ——From AI
      • 宫崎骏真是一位幸运的电影人
      • “最难的是依然要回到这个世界”。剪辑很棒!
      • 生命的历史是有恶意的
      • 垃圾剪辑毁电影😡
      • 创作就是与自我角力的过程,记忆力衰退也好,创作力下降也罢,这些都是衰老的自然过程,接受它拥抱它创作它,向死而生的宫崎骏与他的朋友们活出了自己的人生。更多见长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142808/
    • IMDB 8.6 HD
      Horizon - Avalanche: Making a Deadly Snowstorm
      2018
      纪录片
      英国

      地平线系列:雪崩引发致命暴风雪

      Horizon - Avalanche: Making a Deadly Snowstorm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研究雪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早餐纪录片】
      • 制造一次半人工雪崩来研究雪崩的发生原理和破坏力,尝试预测雪崩并提升人员的防护水平。感觉最后实现的雪崩没有达到实验要求,从直升机上往下扔炸药包的触发方式有点儿二吧,不知道是不是条件所限只能如此,不能采用更精确可控的定向爆破。那个激光扫描山脉生成3D计算机模型的小机器不错。
      • 测试雪肺的实验真的差点看到我窒息,不仅是主持人怕了,我隔着屏幕都感觉呼吸不畅。。整个节奏控制得不错,内容丰富,论证讲述得也很清晰,但是个人认为最后的实验应该是重中之重大头头啊!最后十几分钟看着进度条我都特担心一下子就没了…这里扣一点点分…另外从山上扔炸药人为制造雪崩真的不会给科学实验带来新的伦理问题吗?存疑再扣半颗星!
      • 非常非常想去体验雪肺实验,想无限制的体验接近死亡的感觉。
      • 那个模拟雪崩被埋的人体试验吓死爹了
      • 模型挺有趣
      • 雪崩实验
      • 窒息而死感觉超可怕
      • 所有的对话都很适合作为听力。内容布局很有条理,幻视一些说明文(?
      • 没有感受过雪崩但感受过冰灾 在讲到雪崩对房屋和人的伤害时让我又惊喜又失落 小孩子很幸运 但老太太就没那么幸运了 希望能研究出更多吧 加油
      • 人造雪崩的威力比起自然雪崩应该差远了吧?
      • 补。
      • 不管怎样,还是喜欢冬季的皑皑白雪。
      • 还可以
      • 里面记录数据的方法还挺新奇的(对我而言),看完也想自己做个小科学实验
      • 有意思
      • 雪崩实验记录?看到研究人员测量了人被雪埋住后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了解了雪崩的致命后果,但还是没太明白被雪埋住后要如何自救。不过看这人在雪下动弹不得的情形,感觉也只能保持冷静然后等人来救援了吧🧐
      • 敬畏自然与人定胜天
      • 补,模拟有问题
    • 豆瓣 7.7 IMDB 8.6 HD
      Horizon: How Many People Can Live on Planet Earth?
      2009
      纪录片
      英国

      地平线系列:人口极限

      Horizon: How Many People Can Live on Planet Earth?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说半天没用的,求元首复活,大量灭绝人种!
      • 不要指望靠发展来解决所有问题。
      • 到底想说什么?提倡计划生育还是新能源开发?
      • 在幾次上課的時候看掉的~挺不錯的
      • Human Geography Class
      • 地球能容纳多少人?BBC纪录片
      • 尼日利亚的拉格日,一个男人平均3-4个老婆,每个老婆生5-15个孩子。十几岁开始生孩子。那片贫困污染严重的水域生活2百万人。desperate
      • 似无深意。(阿三曾经施行的 坐火车逃票则结扎 的政策很牛逼!)在线(粤语带字幕):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NqkgtktikQ/
      • 淡水资源、化石能源、粮食危机、人口过剩的危机,爱登堡老爷子亮相解说,地球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看后即惊又急,到底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危机?
      • Horizon: How Many People Can Live on Planet Earth? (2009)
      • 人类生存需要食物,水,能源。人类每天喝的水只占淡水消费的很少部分,大部分的消耗用在生产其他资源上面。例如种植,饮料,酒。每个人消耗不同,地球能承受的人也不同。要节约资源。
      • 地球到底能够住得下多少人呢。。
      • 生物的本性就是自私的。能控制本性的唯有理性思考,少生孩子多栽树人类才有未来,世界才有未来。
      • 透支的世界。
      • 最近很多关于计划生育的争论。这个里面主要讨论了印度的人口问题,支持和反对计划生育的人都应该看一看这个片子(除非你是人口学专家)。
      • 人多力量大,不怕
      •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human: Food,energy, water!
      • 爱丁堡的一生不过几十载,人类数量却已增加了两倍,现今实在看不出控制人口的好办法,未来如何只能叹息。
      • 人类的繁殖能力真是太可怕了
    • 豆瓣 7.7 HD
      2011
      纪录片
      英国

      地平线系列:疼痛的秘密

       
    • 豆瓣 7.6 IMDB 8.6 HD
      Horizon:Ice Station Antarctica
      2016
      纪录片
      英国

      地平线系列:南极冰上科考站

      Horizon:Ice Station Antarctic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英国佬的科考站还挺先进的么,竟然可以这么移动。但我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围成一个圆形,而要搞成这样一长串呢?是为了移动么?但真要移动的时候还不是要一个个拆开来么?还有把研究室放在生活区外可以理解,但为什么中间要露天呢?有些像看看中国的长城现在怎么样了?
      • 英国哈雷六号科考站。南极,一个没有植物,杳无人迹,空手极纯的世界。
      • 一枚异常感性的科考老大叔
      • 主持人30多年后重返当时不舍得离开的南极,英国哈雷南极科研站一瞥,南极科研的诸多重要性。很不错,就是太短了,栏目时间所限,本应有更多内容可讲。要是做成90分钟左右的独立纪录片会更好吧。
      • 南极科考站科普片,还不错
      • 正在担心这个科考站会不会随着冰层滑入大海的时候,他们说这个科考站就像个拖挂的房车可以整个拉走。
      • 看完关于南极科考站搬迁的纪录片,发现哈雷六号考察站在可搬迁性上做到了极致,独立划分开的8个舱体对应不同的功能,让科考人员还有娱乐活动的空间。回头看了下泰山站的设计,只能加热速食这块已经生无可恋了。最后因为新裂缝的关系不能留人在南极,大家都表示很遗憾,否则是我也想待在南极啊。
      • 一直很想写一个南极科考站的故事
      • 现在成观光打卡点了~
      • 真是以人为本。最大的基地模块是娱乐和健身模块。
      • 好棒
      • 男主30年后重返南极,科考站已经换成新的站点,很科幻,活像火星上的太空站。南极,最纯净的世界,一切都是洁白的,让人心灵得到安慰。但是全球变暖却威胁着这片大陆,冰川在移动碎裂,甚至威胁着科考站。最后,男主恋恋不舍地乘船离开这片大陆,再见,地球最神奇的地方。
      • 科普不够硬,娱乐性又不够
      • 感觉把事情拍薄了
      • 哈雷站的工作日常。
      • 科考项目挺丰富
      • 10万kg 100吨 搬完就撤离
      • 原来臭氧空洞在慢慢修复,难怪最近都不怎么提起,希望继续保持。好想去参观一次,好奇在南极的夏天室外真的穿件衬衫也不会冻死吗
      • 看完很想去南极看看……
    • 豆瓣 7.3 IMDB 7.4 HD
      Jimmy Carr & the Science of Laughter: A Horizon Special
      2016
      纪录片
      英国

      BBC地平线.笑的科学

      Jimmy Carr & the Science of Laughter: A Horizon Specia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一睹罗宾邓巴的风采。任何情绪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有它的物种进化意义,笑也一样。最后一个发现了老鼠的“笑”也挺好玩。
      • 形式比较特别的一集BBC地平线,看得出制作方很用心。知识点少了点儿。
      • 笑可以提升痛苦忍耐度,增加社交……人们会不由自主随着亲近的人一起笑。英式幽默我很容易就get到了。
      • 这一集趣味性很强,是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
      • 本期节目从科学角度考虑有很多问题,例如实验设计的缺陷十分明显。另外良性冲突论类似于释放论的改良,并无太多新意。
      • 笑能降低抑郁
      • 笑就完事儿了!/ 笑可以抵御痛苦,增加忍耐度(内啡肽)/ 愿意和你一起欢笑的人,一定也愿意支持你,可见笑点相同在一段关系里多么重要 / 「社交假笑」哈哈哈
      • benign violation theory makes strong sense as PC should never exist as part of the context for stand-up comedy yet stand-up is all about strong violations "not supposed to be taken seriously"
      • hmmm...interesting...i'm like Sherry
      • 陆续在B站看了不少纪录片,这部真的涨知识且有用。 不过有些理论听一遍会有点糊涂,以后再来认真看第二遍。
      • Robin Dunbar上了节目....假笑有鼻音,而真笑没有。假笑因为含更多社交意义,大脑对假笑的反应区域比真笑还多。
      • 我笑得越来越少了,inside都少了……麻烦给我来点开心药片!
      • 没什么意思
      • 为什么我看的版本才51分钟,怎么说呢,也不能说没有干货,但讲的东西太简单了。。。这可能也直接反映了国内国外教材难度的差距,顺便一提,这是我在网络上看的第一部纪录片, 之前都是在电视上看的,看的那些都没啥印象了。。。
      • 哈哈哈
      • 总体上有些boring,除了第一位上场的教授,其他实验依据都不够坚实
      • Laughter is a kind of social behavior, which exists before language and can release endorphins which can helps human decline pain
      • 并没有提到病态之笑
      • 笑是一种远距离社交;笑有传染性,所以多人一起喜剧会倍增欢乐;笑可以分泌内啡肽,增加幸福感。 假笑用鼻腔。戏剧式能够接受的良性冲突。
      • 笑是一种社会情绪;笑的出现比语言早了150万年,笑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笑时被触发的内啡肽,可以调节我们的免疫系统,使我们更健康;喜剧可以是通过观众能接受的方式,为我们指出生活中的良性冲突。
    • HD
      Earth in 1000 Years
      2017
      纪录片
      美国

      地球千年

      Earth in 1000 Years
    • IMDB 8.2 HD
      Music of the Brain
      2009
      纪录片
      澳大利亚

      大脑的音乐

      Music of the Brai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科普
      • 这么好的选题做得这么乱七八糟 就讲了些乱七八糟的现象 跟看冷知识差不多吧 结论:科学家也不明白音乐
    • 豆瓣 8.2 IMDB 8.6 HD
      Horizon: How Small Is the Universe?
      2012
      纪录片
      英国

      BBC地平线:宇宙何其小

      Horizon: How Small Is the Univers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原子,质子中子,夸克。电子的一分为三,电荷自旋动量。以及普朗克尺度下空间不平整的猜想,还有弦理论和卷曲的维度。一切都在探索中。
      • 特效一如既往地棒!
      • 就像俄罗斯套娃~粒子下面还有粒子吗?
      • 采用俄罗斯套娃作为比方很赞~~大开眼界~~最终和小时候想象的一样,最小就变成另一个宇宙了~~
      • 多维空间、弦理论、希格斯粒子、大统一理论
      • 涉及的面太广,讲不明白的,后半部更是压根没看懂。现在大众所认知的物理学,在不久的将来很大程度上都会被颠覆吧,文盲了。
      • 基本粒子、弦理论、多重宇宙(我添加的条目,BBC Horizon 系列 去年9月的片子,59min,OL:http://www.jlpfans.com/player/99248a2cdef8249e-1-0.html 中英双字质量可以,旁白貌似爱尔兰口音)
      • 拍的真是好,BBC一贯的水准。最后那个研究说光速可能不是恒定的挺有意思
      • 微型黑洞、希格斯粒子、多重宇宙、弦理论、11空间、非常数的光速。。。。看不懂啊看不懂~~~~8.1
      •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 不明觉厉百看不厌的科普片们。BBC真的很文艺高大上_(:з」∠)_意大利教授很好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的谜团和大多数探索是不是都没有终点?俄罗斯套娃甚萌,可那毕竟是人类的手工艺,还有着一个可看可感的粗糙的终结。
      • 弦理论
      • 媒体人做的科普水平很一般,还是看专业物理学家的纪录片比较好。
      • 这一集解说是Raj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啊物理之美
      • 难道真的存在终级理论
      • 每个人都是由大约七千亿亿亿个原子构成的,比整个宇宙的恒星数量还要多。原子核是一个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嘶嘶作响的小球。质子内部也是空空的,它由三个极小的基本粒子构成,叫做夸克。物质和反物质从纯粹的能量中生成。希格斯粒子。电子并不是真正的基本粒子。
      • 看这类片只能被惊到无话可说
      • 收听不到广播不是因为人家发射功率不够,而是因为接收天线短;原子99%的质量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构成由三个电子粒组成;希格拉粒子;普朗克长度;最遥远的星光可能来自70亿年前;爱因斯坦曾认为,光速是常数,任何情况下光速不变。
    • 第14集
      Astronaut Diaries
      2015
      纪录片
      俄罗斯

      宇航员日记

      Astronaut Diaries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1